近日不少人在网上晒出阳性的抗原声称“二阳”了还有网友称“全家二阳”
昨夜今晨
话题#新冠#再次冲上热搜
中疾控最新通报
“大角星”报告42例
4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603例。对比4月15日中疾控公布数据,4月14日至4月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新监测到12种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监测到42例XBB.1.16。此前,上周(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共监测到15例XBB.1.16(系我国首次监测到),本周已增加到42例。
XBB.1.16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重组毒株的一种,属于XBB家族,民间取名“大角星(Arcturus)”。3月以来印度报告的序列中XBB.1.16占比增长迅速,目前已成为印度主要流行株。美国目前流行的变异株中仍以XBB.1.5为主,但XBB.1.16和XBB.1.9.1近期占比均上升。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增加。
但民众无需过度担心,4月21日,国家疾控局表示,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总体来看,北京和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
关于二次感染,张文宏发声
很多人关心
什么时候会出现新冠二次感染?
哪些人更易中招?
4月20日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文宏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
作出了解答
- 什么时候会出现二次感染?
- 张文宏介绍,根据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 第一轮未感染的人,会二次感染吗?
-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
- 张文宏解释,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我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 未来新冠病毒是否会像流感一样?
- 张文宏表示,流感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亚型,会基因重组,变异株更多,波动性更大;而新冠病毒的亚型是取代式的,后一种取代前一种,不会基因重组。
- 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新冠病毒会越来越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它最终是否会流感化,还取决于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 面对二次感染,这几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 面对二次感染,仍然需要关注重点人群。丹麦的一项纳入了7000人的研究对二次感染进行了分析,发现奥密克戎非常容易导致二次感染,其他毒株则不太容易导致二次感染。女性、年轻人、医务工作者更加容易二次感染。
- 张文宏提醒,国际和国内的数据均显示,在第一波新冠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感染来临时感染的风险较高。而对于二次感染,大约60岁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风险较高。
- 张文宏表示,仍需进行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储备。同时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建立起可以在48小时内及早治疗的模式,市民可以就近到社区卫生中心测抗体或抗原,给予相应的药物。
- “我相信,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而且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我们一定可以跑到下一波疫情的前面。”张文宏说。
-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健康时报、北京日报、浙江新闻
发布评论: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