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3733571
当前位置:封丘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封丘城事

快看!事关封丘人结婚彩礼!2月1日起施行

2024/1/29 20:38:02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苏州本地宝、西平部落

评论:0

浏览量:300


年底的话题绕不开婚姻


说到结婚就要说到彩礼


近年来,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男男女女们都来看看吧


图片


彩礼新规,2月实施


《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针对彩礼认定范围、返还原则等予以规范,自2月1日起施行。




图片


彩礼与恋爱期间一般赠与有何区别?

图片

彩礼与恋爱期间的一般赠与相比,虽然当事人的目的和动机相似,但是彩礼的给付一般是基于当地风俗习惯,直接目的是缔结婚姻关系,有其相对特定的外延范围。




《规定》明确,在认定某一项给付是否属于彩礼时,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收受人等事实认定。




图片


明确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图片

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借婚姻索取财物违反了婚姻自由原则,应当坚决予以打击。《规定》明确,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些给付的财物或支出不属于彩礼

图片

《规定》明确几类不属于彩礼的财物,包括:


一方在节日、生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时点给付的价值不大的礼物、礼金;


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


其他价值不大的财物。


此类财物或支出,金额较小,主要是为了增进感情的需要,在婚约解除或离婚时,可以不予返还。




图片


婚约双方父母可作为

婚约财产纠纷诉讼当事人

图片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儿女的婚姻一般由父母操办,接、送彩礼也大都有双方父母参与。彩礼返还纠纷中,程序上存在的主要争议问题是婚约双方的父母能否作为诉讼当事人。




《规定》区分两种情况——


图片

➣婚约财产纠纷


此类案件原则上以婚约双方当事人作为诉讼主体,但考虑到实践中,彩礼的给付方和接收方并非限于婚约当事人,双方父母也可能参与其中。




为尊重习俗,同时也有利于查明彩礼数额、彩礼实际使用情况等案件事实,确定责任承担主体,《规定》明确,婚约财产纠纷中,婚约一方及其实际给付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婚约另一方及其实际接收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被告。




➣离婚纠纷


考虑到离婚纠纷的诉讼标的主要是解除婚姻关系,不宜将婚姻之外的其他人作为当事人,《规定》明确,在离婚纠纷中一方提出返还彩礼诉讼请求的,当事人仍为夫妻双方。


新增两种情况下彩礼返还规则

图片

近年来,涉彩礼纠纷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民法典虽规定彩礼返还问题,但尚有两种情况未予规定,需要完善相关规则。


图片

➣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


《规定》明确,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离婚时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但是,如果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人民法院认定彩礼数额是否过高,应当综合考虑彩礼给付方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给付方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当地习俗等因素。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


《规定》明确,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图片


图片


· ENJOY·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苏州本地宝、西平部落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13333733571
  • Q Q: 407201698(备注来意)
  • 微信: 13333733571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封丘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豫ICP备2021015717号  |  技术支持:封丘同城信息系统(v2024.1)  |   统计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